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學生園地 - 學生動態(tài)

學生動態(tài)

金融學院學術小組指導會圓滿舉行

金融學院學術小組指導會圓滿舉行

2015 年11月26日15:00,金融學院學業(yè)指導中心在博學918教室舉辦學術小組指導會。金融學院副教授黃曉薇老師應邀到場為參加學術小組的同學分享學術研究經驗,指導科研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應用和實證分析?,F(xiàn)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同學們認真聆聽,積極提問。

主持人陳玉平老師

在簡單的自我介紹后,黃曉薇老師首先告誡大家,學術研究一定要多閱讀文獻,并為大家講解了參考文獻的查找問題。黃老師強調,查找參考文獻必須著重兩個方面:第一是新穎,第二是經典,還為到場同學介紹了金融學和計量經濟學領域的幾個主要期刊。

黃曉薇老師

接下來,黃老師簡明講解了學術研究中實證方法的分類。學術研究可以選擇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同的研究對應著不同的方法,選擇的方法越簡單越好。

 

隨后,黃老師為大家介紹了幾個研究數(shù)據(jù)來源與軟件選擇方法,可選擇的軟件有國內的WIND數(shù)據(jù)庫、國泰安、瑞思和國外的Bloomberg、OECD、IMF和WORDBAND。在搭建研究數(shù)據(jù)集時,可使用SAS橫截面和面板數(shù)據(jù),例如EVIEWS、STATA;在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分析時,可選用R、S-PLUS、GAUSS;在編程方面可以使用 MATLAB、 Python。

之后,黃老師對實證論文的結構提出了一些建議,論文的摘要應控制在200-300字,注意概括研究的問題和結果,論文的引言一定成功地引出問題,文獻回顧要分析、概括國內外的論文,而非簡單的羅列。

最后,黃老師為在場同學講了一些自己的研究體會。第一,要選擇符合當前形勢的課題,作為老師,在做科研的過程中同樣關注學術文獻和業(yè)界動態(tài)、宏觀趨勢,符合當前形勢的課題會更具科研價值;第二,要注意數(shù)據(jù)方法的選擇,打好基礎,做好回歸分析,長期專注某領域的方法動態(tài),可以先復制經典文獻的結果,用不同的數(shù)據(jù)尋找差異性,再去探究原因,最后得到一組獨特的數(shù)據(jù);第三,注意寫作的邏輯性和規(guī)范性,可以請同行閱讀、提意見,如果有機會可以先路演。

在到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中,本次專題講座圓滿結束。黃曉薇老師不僅為到場同學解答了關于學術小組的困惑,也讓到場學生們對學術科研工作有了進一步了解,開拓了學生的眼界。相信學生們能從本場指導會中收獲新知,對未來的學術研究有更明確的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