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古人于烏衣巷前的喟嘆,猶有余音;小樓邊飛花絲雨的繾綣,恰似輕夢。二者交織,那喟嘆里是繁華逝去的無奈,繾綣中是自然之景與細膩情思的交融。當繁華街景如潮水般涌來,行人似被名利之韁束縛,匆匆如盲蟻。而作者,卻在這夏末秋初的雨后,于巷間覓得真諦。
一方小屋內(nèi),母女共彈鋼琴,黑白琴鍵上跳躍的音符奏響生活的最美樂章。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寬敞的空間,卻有眼中閃爍的光芒,卻有夢想在指尖跳躍。在這平凡至極的巷間角落,夢想之花絢爛盛開。
歲月可以流逝,貧窮或許相伴,但夢想之花永不凋零。緩步于巷間,去感受那人性的溫暖、夢想的力量,它們是生活的低語,是心靈的慰藉,讓我們在忙碌中放慢腳步,去擁抱那些被忽視的美好。
推薦人:蔣馨怡
緩步于巷間
文/林詩祺
古有詩人,愿止下步履,在烏衣巷前吟詠:“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吊古懷今,一番“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嘆;有人登臨小樓抒意敘懷,觀那“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自然風光,領(lǐng)略一幕蔥蘢萬木,春花秋月。
華燈初上,繁華街景中行人匆匆來往,事業(yè)名利、金錢地位囚住人心,無神地只顧趕路。我走過柳暗,走過花明,彼時,放慢腳步,暫止下追尋詩和遠方的步履,細品巷景,駐足領(lǐng)略,這默然于身畔的巷情,遂終得一番慨嘆。
下班歸家,剛下過小雨,夏末秋初的微風中氤氳著清涼的氣息,天色漠漠。已冷眼旁觀無數(shù)年了,鐵青的臉卻依舊那么生硬,卻是在小巷兩旁投下幾縷斑駁。一人踽踽獨行,饑腸轆轆,似浪子,倦意爬上眉梢。忽聞幾聲琴響,似出谷黃鶯,清脆悠揚,踏著窸窣作響的草聲,尋至一戶街邊門房,一間僅有方寸之席的屋子,旮旮旯旯里擺滿了家具衣物,里頭還有一張不大不小的鐵床,便是一家之景了。卻在一隅,靜放著一架胡桃木色鋼琴,不擺放雜物,擦拭得一塵不染。一位母親,梳著齊耳短發(fā),一雙纖纖玉手伴著女兒稚嫩的手指,在錯落有致的鍵盤上敲擊著,從最初青澀半知的彈奏到最終恰似繞梁余音。母親沒有機遇學上鋼琴,日后便陪伴女兒共續(xù)心愿。佇立著,細覽這一幕,竟心潮澎湃。夢想,不囚于歲月的牢籠,年華流逝,卻攫不走那份信仰。在這條路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抵達。夢想的殿堂是圣潔的,無謂貧窮,不拘平凡,人們照樣鼓盆而歌,盡其性理,尋其愿望。原來人這一生是該倉促于追求與努力,但卻也該不忘初心。成功何時來臨,或早或晚,總歸是不重要的,那都是生命里風吹蕊鬧,雨紅花香的春天。天晴了,這一幕都因美好而蒙上了暖色調(diào),在漸退的落日余暉之間,人情與霞光共散成綺,相映生輝。
忙碌于世俗生活里的你,是否該予自己一次機會,放慢腳步去遍覽人間真情,去體味努力的最終意義。生命的光輝總是在細微處閃爍,放慢腳步,細品巷情,我便知覺,人生漫漫長路,不應無神前行,而應心懷夢想,永遠青春,永遠熱淚盈眶,再繼續(xù)向著遠方,那才是前行的目的。
朗聲嗔笑,這巷情里的憂樂,陰晴圓缺,都是從心底里流露出對世界的真情,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經(jīng)得起歲月的推敲。緩步于巷間,感謝這一幕激勵人心的片景,感謝這一刻放慢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