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公司治理制度設計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
時間:2023年9月22日13:30-15:00
地點:博學925
主講人:鄭志剛
講座內容簡介:
以研發(fā)投入驅動創(chuàng)新和最具創(chuàng)新識別能力的主體始終是企業(yè)。有效識別鼓勵持續(xù)研發(fā)投入的上市公司治理特征是引導資本市場和政府公共基金資源配置的適度傾斜,支持和鼓勵創(chuàng)新的關鍵。那么,上市公司具有治理特征往往更愿意開展研發(fā)投入呢?而具有哪些治理特征時開展研發(fā)投入的動機和能力較弱呢?我們以創(chuàng)新導向的新經濟企業(yè)為例,從股權結構設計等視角出發(fā),為如何構建有利于創(chuàng)新的公司治理制度設計帶來思考,并為公司治理相關政策制定者如何支持和鼓勵創(chuàng)新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鄭志剛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于2003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3年7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后,先后擔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兼任應用金融系副主任、主任和學術委員會等職。他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香港中文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杜倫大學等學術機構進行學術訪問。
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公司治理、企業(yè)理論和國企改革等。他著有《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jù)》(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中國公司治理的理論與證據(jù)》(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投資者之間的利益沖突與公司治理機制的整合》(金融出版社,2007,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獲獎作品)、分散股權時代公司治理觀察三部曲(《從萬科到阿里:分散股權時代的公司治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當野蠻人遭遇內部人:中國公司治理現(xiàn)實困境》(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獨角獸還是羚羊:公司治理視角下的新經濟企業(y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國企混改:理論、模式與路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成為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駕馭獨角獸——新經濟企業(yè)的公司治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掌控與激勵——公司治理的中國故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State-owned Enterprise’s Ownership Reform——A Chinese Modernization Approach》(Routledge,2023)、《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湛廬文化,2023)等著作。
他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經濟研究》(6篇)、《管理世界》(10篇)、《世界經濟》(11篇)、《金融研究》(13篇)、《中國工業(yè)經濟》(5篇)、《經濟學季刊》、《經濟學報》和《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等期刊發(fā)表論文80多篇。根據(jù)“中國知網”統(tǒng)計,截至2022年底,他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在知網總下載數(shù)超過22萬次,總被引5020次,篇均被引62.75次。其中21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引。連續(xù)多年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個領域的“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他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5項,目前主持面上項目“新經濟企業(yè)的公司治理制度設計研究”和“金字塔控股結構下的公司治理效應傳導機制研究”。他同時擔任《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金融研究》和《中國工業(yè)經濟》等學術期刊的匿名審稿人。他曾獲北京大學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和第二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等獎勵和榮譽,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xié)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國家國企混改專家組成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市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等。此外,他還是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FT中文)和《董事會》雜志專欄作家,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泰康資產有限責任公司和瑞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的獨立董事。